|
一
是的,我走错了路。
当我在金兰寺那条街上,那些屠户们以为我是收购文物的贩子,想要跟我谈生意,可谁也不能告诉我去王夫子故宅湘西草堂的路。佳文网https://www.anhui365.net/在这里通过智能匹配不同的作文、美文、语文、实用文、诗文、文学、公文、体裁作文、知道等详情内容推荐给用户。
是找湘西草堂啰一个穿戴讲究的中年男人进店铺里走出来。在曲兰,离这里有四十多里。
他给我画了一张地图,我便上路了。
己是黄昏,我匆匆忙忙沿着一条乡村公路走着,转过一个山弯,看见一棵合抱的枫树,长在河堤上。巨大而黑色的石头挡住了视线,走了十多米,前面豁开朗,河面上漂流着许多白色的鸭子。
一个赤着脚的姑娘用竹杆把一叶小木船从对岸撑过来,公路边的两位少女把自行车推上船,她们在一起谈笑着,问候着,是亲呢而甜蜜的声音,把我这个外乡人给感染了。
然后,那个留着辫子的小姑娘,调转船头,慢悠悠地向对岸驶去。
己是暮霭沉沉,我向一位路人打听有旅馆吗?
他指着路边一栋楼:在那。
我走进这个点着煤油灯的乡村小店石坳乡招待所,吃饭时,便向店老板打听,来吃饭的乡手套厂的妇女们也来听,他讲了很多王夫之的故事,王夫之在这一带家喻户晓,大家都引以自豪。
晚上起来,浩月当空,便起来早早上路,路上偶尔有夜行人,和在田地浇油菜地的村民。走到桐梓坪天渐渐亮了。
二
我简直不相信这里是一代思想家王夫之的故宅,一个很小很矮的土丘,郁葱的树木匝围着的农家小院,四周是田畴,远处是青山,这就是湘西草堂,错不了,正门悬挂着赵朴初的题篇。
苍柏和枫树都是王夫之亲手所植,一个正在田里劳作的贺姓老人告诉我,王夫之很有意思,他和一个贫农相处得很好,他送了一本书给这个老头,他要这个老头保管好,后来这本书不知道下落了。王夫之有一个朋友一天来看他,他说要送朋友三十里路,他朋友走了十五里路,还不见王夫之来送他,心里很纳闷,便转身来问:你说送我三十里,怎么没送我?王夫之听了哈哈大笑:你走了十五里,又往回走十五里,你不是反送了我三十里?
王夫之是一个思想家,更是一个爱国者,明亡后他便与管翤裘在衡山起兵,反抗凊朝的剃法令,他窜身瑶山之中,睌年过着隐居生活。
曲兰乡大罗山上有他自题的墓志铭:
抱刘越石之孤愤,而命无以致;希张横梁之正气,而力不能企。幸全归于兹邱,固衔血以永世。
他以西晋未年抗击匈奴的刘昆自比,表示他反抗民族压迫的志向。
三
石船山在哪?我离开故居,走到大山脚下,问一位正在晒谷的老妪。
原来有一块大石头象一条船,旁边有一根石柱象船蒿,旁边有一个山洞,传说王夫子先生在洞里读书,里面有金桌子,金椅子,文化大革命村里组织人员去挖,什么都没有,只挖出了渗水的河沙。后来,把石船用炸药炸掉了,上面那块大,下面那块小,称为母子石,现在有很多人带着纸钱、硬币、猪肉到这里来求子。
我按照老妇人的指引,走了半里路,来到山坞前,两块石头就在路边,上面贴了很多红色的偈子,钱纸香烛燃烧后留下灰烬。
看到这种情景,不禁产生无限的悲哀,王夫之先生作为一个叛逆者,而他的遗物被一群现代人作为圣物而顶礼膜拜,令人啼笑皆非。
湘西草堂(游记、于89年10、31) |
|